当前位置:爱玉堂翡翠网>翡翠知识>正文

七大场口玉石的特点 石英玉石的特征

导语:七大场口玉石是指中国七个产玉区域,具有各自的特点,包括喀斯特地貌、风景优美、矿石资源丰富等。石英玉石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玉石,其特征包括颜色多样、质地坚硬、抛光度高等。

目录导航:

  1. 七大场口玉石的特点
  2. 石英玉石的特征
  3. 玉的特质
  4. 黄河玉石原石特征
  5. 玉石皮壳特征
七大场口玉石的特点

七大场口玉石是指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的七个玉石产地,包括场口、大东、大湾、大洲、大江、大湾和大坡。这些地方的玉石具有以下特点: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白色、绿色、紫色等;质地细腻坚硬,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透明度;纹理独特,包括细腻的纹路、斑点和花纹;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不易磨损和破裂;玉石的密度较高,手感沉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被广泛用于工艺品和首饰制作。

石英玉石的特征

1、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

2、特点:质地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硬变较高,高度、光泽佳,抛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

3、特别的含义:石英岩玉产自新疆的为白色,称之为新疆白玉。产自缅甸的颜色跟翡翠相似,称之为新翠。石英岩玉产地丰富,因而市场上较常见,属中高档玉石材料。

4、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

扩展资料:

石英岩玉的分类:

A货石英岩玉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处理或者仅浸蜡而内外部结构未经破坏的石英岩原料或其成品;

B货石英岩玉是指经过酸洗充胶处理的石英岩原料或其成品;

C货石英岩玉是指使用染料染色的石英岩原料或其成品。

石英岩充蜡可以减弱颗粒感、增强透明度等,故作为一种优化手段几乎存在于每一件样品中。


玉的特质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

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著名玉矿至今仍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产玉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是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除和田玉外,甘肃的酒泉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和密县玉,辽宁的岫岩玉等,也是中国玉器的常用原料。

以玉比君子,因为君子正如玉石一般晶莹剔透,美丽,富有才华、内在修养高,让人爱不释手。

作为君王一般喜欢有才有德之人,鉴赏才人,正如赏玉。

“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十年期”。

玉石的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结构。

玉石饰品给人以细腻、温柔的感觉,而另一方面玉石的结构又决定了玉石是坚韧的,玉石的坚韧是很强的,与宝石相比它不易破碎。

2、颜色。

软玉主要有白玉,黄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红玉等等。其中黄玉色如鸡油的是佳品。

硬玉即翡翠,颜色有白,紫,绿。可称为冰地儿(白)或青地儿(绿)。绿色为最佳。

不同种类玉的特性如下:

1、青海玉:比较接近和田玉,玉色白中透灰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灰白玉有所不同,又比不上和田玉中的白玉。它的密度不如和田玉密实,所以重量稍轻,玉质偏松,压手感不强。水头好,比较透明,但油头不足,偏干。光泽以玻璃光泽、贝壳光泽为多,脂状光泽少,橘皮粗而无饭糁。

2、俄罗斯玉:比较像和田玉,但玉质看起来较嫩,水头好,油头不足。俄罗斯玉的玉质较纯、较白,略带灰头,上好的俄罗斯玉也很漂亮,容易与和田玉混淆,要仔细观察它的密度够不够。

3、阿富汗玉:白而透明,硬度小,油头少,不温润。

4、韩国玉:也是软玉,与和田玉很相似,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色青黄,偏干,玉质偏粗。

5、蒙古玉:颜色草青,有的玉边有赤色条纹,较像古玉的受沁,常被用来仿受沁古玉。有的草青色偏黄可充作黄玉,但与和田玉中的黄玉又不相同。蒙古玉比重、硬度较大,也有油头和橘皮,水头好。分辨蒙古玉主要辨认它特有的颜色、水头(和田黄玉是不透的)及次于和田玉的质感。

6、蓝田玉:呈绿、黄、蓝等花纹颜色,硬度小,重量轻,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黄河玉石原石特征

黄河玉石原石的特征包括:颜色丰富,主要有黄、紫、青、红等颜色;质地致密细腻,手感细腻光滑;硬度为5-7,密度2.6~3.3,折射率约为1.54;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和光泽佳;耐酸碱,不惧汗垢。

上等的黄河玉原石色彩要鲜明、干净,两种颜色的对比要反差大,层次要分明,光泽好,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具有极其丰富的色彩和曲折奇异的纹理:红、橙、黄、绿、青、蓝、紫、金、白、黑,或丝、线、条、点,或直、圆、叉、旋,以色与纹为最主要的因素构成画景,变幻莫测,构成无穷无尽的艺术图案。黄河奇石中画面石居多,多为一石一景,一石一物,形象决无雷同,并且有神、情、趣、奇等特点,包容了世间的万物万象。

玉石皮壳特征

缅甸,是翡翠的重要产地。按照翡翠的开采区域,可把缅甸翡翠的产地分六个场区,每个场区又分许多场口。各个场区所产翡翠,外观、质量、颜色都有各自的特点。行家往往根据场区场口所翡翠的特殊性,来观察判断这块翡翠是否可赌。

看皮壳,是判断玉石场口的主要依据。不同皮皮壳的不表现决定了其内部质地的不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多常见的不同的翡翠皮壳。

一、黄盐沙皮:

几乎所有场口都出黄盐沙皮,从而很难推断具体场口。我们在判断时要注意:好的黄盐沙皮其表层的沙粒重要的是匀均,不要忽大忽小,否则其种就会差,皮壳上沙粒大小不是至关重要的。

黄色表皮翻出黄皮沙粒,是黄沙皮中的上等货的表现,切割后多见白水底,颜色翠而阳。若皮上沙粒混乱不均匀,没有规律性的排列,这样的黄沙皮没有雾层,多为糯化底或豆底。

二、白沙皮:

山石,大小均有,是白沙皮中的上等货。主要场地在老产区的马那,小产区的莫格叠,需要注意的是白盐沙有两层皮,表面是黄色,经铁刷刷后呈白色,但不影响其种,新场区也有少量的白盐沙,有皮无雾,种嫩。

三、黑乌沙皮:

在黑色的皮壳上,看上去有沙粒,用手触摸也会有这种感觉。但是细分一下,黑乌沙其中包括浅黄色或棕色的黑乌沙,黑乌沙出高翠,但也有代价,那就是砖头料和翡翠各占百分之五十,砖头料容易区分,砖头料一般较轻,表皮光滑,超重异常的也要注意。

黑乌沙赌石会出现的几种可能情况:

1.原生翡翠质量好的黑乌沙翡翠赌石。有天然翠绿色出现、质地细腻、种好,但是受到还原性次生化的叠加。表现为底色偏灰、偏暗、翻蓝,掩盖了原生的绿色,使翡翠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赌涨的可能还是有的 。

2.原生翡翠质量差,质地比较粗糙,以白色为主,在擦口部位一般只能看到次生绿雾,看不到原生的翠绿色。同时,也容易将绿雾的绿色错误判断为原生绿色,并且各处都可能会出现,使得估价偏高。

3.原生翡翠质量好种好,但由于近表皮出现的绿雾或灰雾,使赌石在擦口及开窗部位出现底灰,掩盖了翡翠自有的种色特征,赌石时往往估价会偏低,卖价不会太高。一旦切开后,内部没有受到雾的影响、色俱全,价值大增,赌涨性极高。

四、水翻沙皮:

多见为老石种,颜色黑、黄、灰都有,但沙粒一般不太好,因为出产这种水翻沙的场口比较杂乱,底水一般,主要区分点是皮上有无水锈。

有代表性的是麻母湾和惠卡的萍皮水翻沙。要特别注意,其沙是否翻得匀称。回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可以借助光亮透过皮子照色。

五、杨梅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色似杨梅红,也称杨梅沙皮。出产这种沙壳的场口比较多,有摆上桥、香公、大马坎、穷瓢、马那、摩哥地等,中等石种,多见牛血雾,一般为豆底。

若是壳上出现褐色的槟榔水锈,其色就很不好。杨梅沙皮有的带槟榔水(红白或红黄相间)。主要场口为老场区的香公、琼瓢,大马坎场区的莫格叠,马那也有少量。

六、黄梨皮:

山石,皮黄如黄梨,皮薄,微微透明。打光即可看见内含的颜色,切割后,绿色黄味足,显鲜亮活放.是大马坎最具代表性的块体!含色率高,多为上等玉石料。

七、笋叶皮:

半山半水石,黄白色,皮薄,颜色乳黄而薄,透度高,属半山半水石。切割后绿色翠而温润。在白水底上很有特色!大马坎最多,老场区也有。

八、腊肉皮:

水石,皮壳形似腊肉,因而叫做腊肉皮,光滑而透明。皮壳有厚有薄,种底有粗有细,一般不透明,属中等翡翠,出产场口比较多。含翠色者却少见。

九、老象皮:

山石,灰白色。形似老象皮,浅灰色,皮壳起皱,触摸时手感带刺,这是风化的典型表现;这种皮的石种较好,是原生沙壳,切割后多见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壳中的上等。主要产自老帕敢。

十、石灰皮:

山石,产量丰富。主要产在老场区、后江场区、小场区的第三层,小件头居多。其中后江和莫罕场口的黑乌沙略略发灰,也称灰乌沙。老帕敢的乌沙黢黑如煤炭,表皮并覆盖有一层黑蜡壳,称黑蜡壳。莫罕、后江、南奇也有黑蜡壳。老帕敢和南奇的黑乌沙容易解涨,是抢手货。但必须善于找色,因蜡壳盖着沙,不易辨认,须仔细寻找。

十一、铁锈皮:

山石,表皮有铁锈色,它可以出现在不同颜色的沙壳上,一条条宽窄不等,有的是片状走向,有的是块状。铁锈壳如果沙粒适中,翻得有力而规整,切割后底和色都好,不怕底灰,只怕无色,一经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但要注意,多数底灰,如果是高色,则必是上品。主要产自老场区的东郭场口。

十二、脱沙皮:

山石,黄色,表皮容易掉沙料有的慢慢变白。这是双层沙壳,是原生沙壳与次生沙壳共生的典型品种。脱去一层还有一层,颜色多为一层白,二层黄或者红。老石种,主要场口在东郭。黄沙切割后多为白水底,有阳豆色。红沙切割后,多见擂化底,有正色,但偏暗。主要产地为东郭和老场区。

十三、田鸡皮:

山石,产自后江场区,种好,产量丰富。表皮如田鸡皮,颜色青灰,皮薄,光滑,多透明。少数田鸡皮有蜡壳,因敷在无沙处,容易脱落,含翠色者比较少。它多见出产在产于乌鲁江沿岸的场口。

十四、洋芋皮:

半山半水石,皮薄,透明度高,底子好。皮色土黄,切割后半透明,糯化底,产于大马坎和莫帮洼场口。多产于老场乐的那莫邦凹场口。

十五、铁沙皮:

山石,底好,外形类似鸡皮沙,但看上去分外坚硬。铁是指沙紧,多见为土白色,切割后为细豆底或糯化底。这是一种少见的老种。数量不多,主要产于老场区。

十六、得乃卡皮:

产于头层。山石,此种皮壳,外皮砂很细,但是皮壳厚,如同得乃卡树皮一样,看起来很酥松,但实质是很硬的,其色一般均较淡,砂发呈黄白色。含色率高,容易赌涨主要场地:达木坎场区,莫格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爱玉堂翡翠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想买餐桌,选择玉石餐桌好吗 乌金石和火烧石区别下一篇: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