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玉堂翡翠网>翡翠知识>正文

玉璧五色沁是怎么样 碱性玉石有哪些种类图片

导语:玉璧五色沁是一种罕见的玉石,具有五色渐变的美丽外观和碱性特性。而碱性玉石的种类包括翡翠、和田玉、南阳玉等。这些玉石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健康功效。

目录导航:

  1. 玉璧五色沁是怎么样
  2. 玉返碱是什么原因
  3. 玉石反碱是品质差吗
  4. 铁矿石是酸性吗
  5. 如何区分碱性长石和斜长石
玉璧五色沁是怎么样

五色沁是异常珍贵的。

古玉的“沁色”是玉器大多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

玉具有善于吸收其他物质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后,一方面会将近邻的物质吸入自己体内,同时,其体内原有的物质也会起“置换”作用。

玉器入土千百年后,受地下温度、湿度、压力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产生了“色彩”和“质地”的变化,被其它物质所浸染,形成所谓的沁色。

由于所埋藏地域的土中含物质不同,埋藏时间长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清代的陈原心在《玉纪》中,对玉器的沁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沁色”一词来源于古文献中。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铁锈色、铜绿色、暗黄色、黑色、白色”,人们常称其为“铁锈沁、铜沁、土沁、水银沁、水沁”。

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诸色受沁之源难以深考,总名之曰十三彩”,据文献记载,古玉有十三彩和“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之说。

一般五色沁即指:白色的水沁,黄色的土沁,红色的血沁,绿色的铜沁,黑色的水银沁。

一般来说,我国的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玉器沁色多为黄色土沁,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则多为白色水沁。

出土古玉以五色沁为上、三色四色次之、二色、一色、又次之,古人云:“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可见其珍贵。

古玉很难看到“顶级”的沁色,原因是沁色是由,土中不同矿物质和陪葬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经几百几千年而自然形成的,一般多为单色沁。

沁色好坏全凭机缘巧合,顶级单色沁少之又少,五色沁更是集所有的机缘,与天地之“灵气”于一身的世间罕见珍品!

而全国唯独“金沙遗址”中的玉器顶级沁色出现较多,且色彩炫丽斑斓,而其它地区非常罕见,由此可见和地区的地下矿物含量关系巨大。

“五色沁”古玉是极为珍贵的,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斓,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

而古玉出土之后,经过人体的盘玩,其体内的物质成分由于受到人气的涵养,玉性又会慢慢复苏。

从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发生奇妙的变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丰富色彩。

玉返碱是什么原因

和田玉反碱原因 空气中的碱性和的酸性经水的动力将生成物的盐凝结玉的到的表面。料子太差...

玉石反碱现象是因为,玉石局部或整体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在失水情况下显现出来。

籽料伴水而生,在自然的沁润下一般不会暴露出这个问题。但是如果长期暴露在干燥或者险恶的环境里,碱性物质渗透出来,于是就形成了这种返碱现象。

玉石反碱是品质差吗

和不是的。

田玉籽料长时间搁置,就会反碱变干(这是石性的表现,可能质量不好所导致)。所以原石是需要盘才能有滋润的变化。这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这种料子老玩家可以玩。

一些籽料及其成品,在久放一段时间后,常会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返碱现象。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因为新疆和田那边的水是碱性的,所以产自那边的料子也顺带沾染上了碱性,在久放之后,里面的碱性物质渗透出来,于是就形成了这种返碱现象。

是的。

玉反碱说明有杂质。玉的返碱现象,这就是玉石在长时间的暴露在阳光,它的表面就会看起来很干涩,也会泛白,返碱后的和田玉表面很干,皮色也会变得很重。

也就是说空气中的碱性和的酸性经水的动力将生成物的盐凝结玉的到的表面料子太差,石性比较高,或者杂质太多,又或者细度、糯性等方面不好都会影响它的油性。

铁矿石是酸性吗

酸性碱性都有

碱性矿石(alkaline ore)是根据铁矿石的矿石酸碱度确定的一种矿石类型,其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大于1.2。

碱性矿石中的碱性氧化物不但能够中和脉石本身的酸性氧化物,同时对焦炭灰分中的酸性氧化物也能起到熔剂作用。

因此,碱性矿石在冶炼时,需要加入酸性矿石(硅石)作为熔剂搭配使用,是铁矿石中冶炼经济效果较高的矿石。

主要有金刚石、石墨、水晶、刚玉、石棉、云母、石膏、萤石、宝石、玉石、玛瑙、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陶瓷土、耐火粘土、大理岩、花岗岩、盐矿、磷矿等。

如何区分碱性长石和斜长石

1:手标本上一般来讲成肉红色的,黄色的极大极大概率是碱性长石。斜长石全都是白色至灰白色。辉长岩,白的矿物就是斜长石。闪长岩,主要为斜长石,碱性长石的含量是比较少的。即使发生高岭土化,碱性长石还是保留黄色,斜长石是白色粉末。

2:可以通过矿物组成大致予以判断碱性长石产于浅色岩(花岗岩、正长岩等)

可以采用飞秒检测技术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加以区别。碱性长石包括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和含钙长石分子在5%以下的钠长石,以及条纹长石和反条纹长石。碱性长石是钠铝硅酸盐(NaAlSi3O8)和钾铝硅酸盐(KAlSi3O8)的混合物。碱性长石中铝与硅的原子数之比为1:3 , 结构中每4个硅(铝)氧四面体中有3个为硅所占据,还有一个为铝所占据。微斜长石属三斜晶系,在其结构中有4种不同的硅(铝)氧四面体位置,分别记为T1O、T1m、T2O和T2m。铝在这 4种位置上的占位率(在某一位置中出现的几率)依次以t1O、t1m、t2O和t2m表示。微斜长石中的铝的占位情况可用t1O>t1m>t2O=t2m表示。如果铝只占据T1O位置,而在其余位置上都不出现,即t1O=1,t1m=t2O=t2m=0,此种微斜长石称为最大微斜长石。其他t1O≠1的微斜长石称为中微斜长石。对透长石和正长 石而言,铝在两种T1位置上的占位率相等,在两种T2位置上也相等,因而T1和T2位置都不再有O位和m位之分,晶体呈单斜对称。按铝在两个T1位置的占位率2t1的值,将单斜钾长石分为:高透长石0.5≤2t1≤0.667;低透长石0.667

斜长石属于Na[AlSi3O8](Na2O-Al2O3-6SiO2)-Ca[Al2Si2O8](CaO-Al2O3-2SiO2)类质同象系列的长石矿物的总称,总共分为6个矿物种:钠长石(An0-10Ab100-90)、奥长石(An10-30Ab90-70)、中长石(An30-50Ab70-50)、拉长石(An50-70Ab50-30)、倍长石(An70-90Ab30-10)和钙长石(An90-100Ab10-0)。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中长石为中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统称为基性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形主要呈板状或板条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为6-6.52;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细而平行的双晶纹。白至灰白色,有些呈微浅蓝或浅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86°24′,故得其名斜长石。摩氏硬度6-6.5,比重2.6-2.76。斜长石广泛地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之中。斜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材料,色泽美丽、优良者可作为宝玉石材料,如日光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爱玉堂翡翠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单身男士戴什么吊坠?挑选正确的首饰让你更有魅力!”下一篇:玉对人真的有作用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