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玉堂翡翠网>翡翠知识>正文

玉石硬度鉴定方法 玉石鉴定为什么不显示密度呢

导语:玉石鉴定中常用的硬度鉴定方法,可以帮助鉴定师判断玉石的质量和真伪。而密度则需要其他工具进行测定,一般不作为鉴定玉石的主要依据。

目录导航:

  1. 玉石硬度鉴定方法
  2. 如何鉴定玉的密度
  3. 玉石扫一扫鉴别方法
  4. 和田玉证书没密度检测是真的吗
  5. 为什么赌石不能用机器检测出来
玉石硬度鉴定方法

玉石硬度的鉴别方法是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则玉石是真的,而假玉一般是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一般是划不动玻璃的,而且这些假玉拿在手上也会觉得轻飘飘的感觉,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也不响亮,比较暗沉。

在玉石鉴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玉石硬度”,比如和田玉硬度在6-6.5之间,玛瑙硬度在6.5-7之间,翡翠硬度在6.5-7.5之间。其实这个硬度,全称是莫氏硬度,由德国矿物雪茄腓特烈·摩斯在1822年制定,他选取了十种矿物质,通过使用硬物刻划的方式,判断出它们的坚硬程度。

一般来说硬度是玉石的鉴定标准之一。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而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除了测硬度之外,还可以通过其密度来鉴定玉石的真假,一般真的玉石其密度也很大的,放在手上掂量会感觉有一种压手感,而假的玉石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重量一般也较轻,放在手上掂量会有觉得轻飘飘。还有天然的玉石经敲击发出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而假的玉石发出的声音是沙哑不清脆,而且听起来有一种沉闷的感觉。

玉石的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玉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

玉石硬度指标虽可通过仪器检测其内部晶体结构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划硬度法。我国常见玉石的硬度介于4——6度之间,高于铜的硬度而低于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说,玉石均能在铜上刻划出痕迹,也能被玻璃刻划出痕迹。

一、洛氏硬度测量法:

采用测量压入深度的方式,硬度值可直接读出,操作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由于金刚石压头的生产及测量机构精度不佳。

二、维氏硬度测量法:

以49.03~980.7N(5kg~10kg)的负荷,将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方锥形金刚石压入器压材料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用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再按公式来计算硬度的大小。

三、布氏硬度测量法:

具有较大的压头和较大的试验力,得到压痕较大,因而能测出试样较大范围的性能。与抗拉强度有着近似的换算关系。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对材料表面破坏较大,不适合测量成品。测量过程复杂费事。适合测量灰铸铁、轴承合金和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适用于原料及半成品硬度测量。

四、努氏硬度测量法:

努氏硬度测量精度比维氏硬度还要高,而且同样试验力下,比维氏硬度压入深度较浅,适合测量薄层硬度。再加上努氏压头作用下压痕周围脆裂倾向性小,适合测量高硬度金属陶瓷材料,人造宝石及玻璃、矿石等脆性材料。

五、肖氏硬度测量法:

操作简单,测量迅速,试验力小,基本不损坏工件,适合现场测量大型工件,广泛应用于轧辊及机床、大齿轮、螺旋桨等大型工件。肖氏硬度是轧辊重要指标之一。

如何鉴定玉的密度

需要准备的工具:天平,量杯(或量筒),细线。准备的材料是待测玉的小块,以可以完全进入量杯为好。

步骤:一,天平称量小块玉的质量。记录为M。二,量杯内放入100毫升水,用细线简单捆住小块玉,放入水中,记录放入水中,水上升后的读数,记为V1。玉的体积V为V1一100。

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方法/步骤

1/3分步阅读

一是通手感区别,因为相同体积之下,密度大的玉石重量会更大,和田玉拿在手上会有下坠、压手之感,而其它低密度的玉石则多会让人感觉轻飘。这种方法对于有经验的藏家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要区别这种细微的差别,还比较困难。

2/3

另一种方法则是直接将和田玉密度计算出来,这种方法好处是用数据说话,比通过感觉辨别更加准确可靠,因为有时候感觉也会欺骗人。具体来说,测试和田玉密度是通过一个小试验,利用密度与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来,质量可通过天秤测出来,体积则可通过放水的量筒得出数据,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便得最终的密度。这个试验并不难,理论也很好理解,唯一需要注意的控制误差,减少各环节的误差可以使最终的数据更加精确。

3/3

密度尽管在和田玉鉴别中常常用到,但密度并不是唯一或者说主要的标准,因为相对而言,密度也可以作假,比如说玻璃,它的密度很小,但是可以通过制作过程加入铅而增大其密度,因此光通过密度是无法辨别。现实上密度鉴别常常会与其它因素鉴别

玉石扫一扫鉴别方法

首先打开手机上的微信;

在微信界面点击右上角的“+”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扫一扫”;

最后在扫一扫界面下方选择“识物”把自己想要识别的玉石放在框中扫描就可以了。

首先,如何鉴别一块玉石的好坏,我们要看它的颜色,不管是什么天然的玉石他,的颜色色泽都是浑然天成的,分布均匀自然。而对于染过色的玉,颜色就比较艳丽,看起来不够自然。

只要拿起手机,扫描玉石质检证书上的二维码,就会出现类似提示。点击链接网址,输入产品证书编号,还可对照官方质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查验玉石产品的级别、密度、硬度等具体信息。

如果是已石扫一扫,鉴别方法就是,把浴室表面儿上标示的二维码用微信扫一下,然后就能看到这块玉石的真实信息,产地和它的密度,能够显示出来,是你的这块儿玉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和田玉证书没密度检测是真的吗

不一定真的,证书以下的内容必不可少:

1、鉴定证书编号:这个必不可少,因为有的时候,顾客需要上网复检一下,看鉴定证书是真的出自鉴定机构,还是仿冒的,这个就不多说了,作用就这点。

2、结论:和田玉的鉴定证书,得出的结果当然都是和田玉,这里着重要提的是,“和田玉”这三个字的意义今非昔比了,原来(2003年以前)指的就是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

从2003年之后,国家对和田玉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和田玉的概念得以扩大,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还包括青海玉、俄罗斯玉、韩玉、罗甸玉等所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的玉石,而不再强调产地和产状。

3、形状(形态):包括雕件的名称,如达摩、貔貅、观音等等,绝对不是玉料自身的产状,这里不会告诉你,所雕刻的玉石是山料、籽料、抑或是山流水料。

4、重量:这个容易,只要放到珠宝玉石专用的称上测一下就可以抄下数据了。

5、颜色:正常情况下这一栏是空白或者用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代替,但是和田玉很多都是带皮色的,如果备注栏显示:颜色成因未定或者表皮成因未定,只能说明鉴定机构无法做出判断,不能鉴定出皮色是真皮假皮,或者皮色二上。

6、密度:有的证书填写这项,有的不填写。和田玉的密度在2.95——3.10克/立方厘米,一般不会亲自去测量密度的,即使测量了也有误差,所以干脆填写2.95至3.1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据,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

然而和田玉的玉种不一样,和田玉的密度是绝对有差别的,相对来说白玉的密度稍微小一些,青玉,碧玉、墨玉的密度要大一些,籽料的密度要比山料大一些,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

7、折射率:和田玉的成分是透闪石,透闪石的折射率是1.61,因此这个数据可以不看,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鉴定证书都会这么填写的。

8、看鉴定者签名:通常在和田玉证书上,需同时有鉴定者和校核者两个人的签字,具有两者的同时签名和田玉鉴定证书才能够生效。

9、看印章:严格来说,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所盖有的印章必须是钢印,同时要求钢印上的字迹是可以清晰辨认出来的。

和田玉证书是不是权威的,还要看它上面有没有CMA、CAL、CNACL的字样中的一种。如果连其中一个都没有,那就证明是假的

为什么赌石不能用机器检测出来

赌石的地方是没有硬件条件让你用仪器检测的。

技术手段只能检测玉石内部的密度和形成年代,但对决定玉石价格的核心因素,如种、地、水头、色等,均无法通过器具做非破坏性检测,所以有些地质专家退休后去做玉石生意,反而不如那些在玉石市场上琢磨了半生的生意人的优势,后者往往能通过石皮上的莽、条纹、松花等猜测内部的结构和种地,成功率更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爱玉堂翡翠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玉石透光好还是不透光好下一篇:清代翡翠出土文物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评论